名  称: 衡水市2011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案 索 引 号: 00106898X/2011-20156
发布机构: 衡水市林业局 文  号: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 2011年03月31日
主题分类: 林业 有效性:
衡水市2011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案

语音播报

一、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
(一)食叶害虫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hoff)、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e Graeser)
(二)枝干病虫害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白杨透翅蛾(Parathrene tabaniformis Rottenberg)、杨树腐烂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杨树溃疡病Geotrichum candidum Link等。
二、发生趋势及预测
(一)发生趋势
以美国白蛾为主的食叶害虫近几年发生面积逐年增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局部成灾发生,防控形势严峻。由于去冬今春连续干旱,土壤墒情极差,给食叶害虫越冬创造了适宜的条件,越冬基数增大,因此,预测2011年食叶害虫将呈大面积发生态势,尤其是美国白蛾在适应了我市的生存环境之后会出现迅速蔓延的发生状况,局部地段有可能爆发成灾。
枝干害虫通过近几年的防控,发生面积虽然减少,但是光肩星天牛的危害逐年加重,加之我市用材林大部分是纯林,给蛀干害虫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旦放松警惕,蛀干害虫危害周期将会缩短,造成重大损失。
由于营、造林问题和气候因素,使得溃疡病和腐烂病等枝干病害在我市的发生逐年上升,部分地段出现成方连片感病的现象,造成树体衰弱,长势受阻。
(二)发生面积预测
预测我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为144万亩。食叶害虫预测发生123.9万亩,其中美国白蛾79万亩,春尺蠖12.3万亩,杨扇舟蛾20万亩,杨小舟蛾12.6万亩;蛀干害虫6.65万亩,其中桑天牛0.18万亩,光肩星天牛5.87万亩,白杨透翅蛾0.6万亩;枝干病害8.65万亩,其中杨树溃疡病7.65万亩,杨树腐烂病1万亩。
三、    防控目标及任务
    (一)食叶害虫
食叶害虫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完成防治面积200万亩,其中药剂防治187万亩,阻隔法防治8万亩,物理防治防治5万亩。美国白蛾一、二、三代防治后城区、通道(辖区内县级以上城区、省级以上公路、铁路主要绿色通道和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有虫株率控制在0.1%以下,片林(经济林、用材林)有虫株率控制在1%以下,村庄、四旁林木有虫株率控制在5%以下,其他主要食叶害虫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二)蛀干害虫
防治作业面积6.65万亩,清除寄主植物和被害株3万株,收购、捕捉成虫2万头。防治后使治理区林网虫株率降至5%以下,片林虫株率降至1%以下。
(三)枝干病害
防治作业面积8.65万亩,清除被害林木1万株,树木涂干5万株,防治后使病株死亡率降到1.5%以下。
四、     防治策略
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特点,实行“分类施策,分区治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要加强监测普查,根据测报情况在适宜的时期开展综合防治。特别是美国白蛾要重点查治第一代,严密查防第二代,全面监控第三代。
五、技术措施
(一)疫情监测
1、加强监测、健全网络:进一步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建设,增加调整测报点,使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各测报点要配全、配齐害虫采集、观察、制作标本的用品,并设1-2名测报员,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全程系统观测并建立观测档案。
2、疫情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查防是基础,更是关键。只有真实掌握虫情,才能有针对性防治。要采取专业森防人员专项调查、乡村查防员日常查防和群众疫情举报相结合的方式,在适宜时期进行细致的调查,并做好调查记录,发现疫情及时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防治专业队。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设立疫情举报电话,建立疫情上报奖惩制度,形成群防群治氛围。
3、检疫封锁 
(1)种苗产地检疫:强化种苗繁育基地、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确保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2)复检:强化对调入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产品木质包装的复检,发现虫情及时扑灭。
(3)调运检疫:严格禁止不经检疫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现象的发生,严格检疫要求书制度,强化现场检疫,提高调运检疫率。
(二)疫情控制
1、食叶害虫
(1)人工防治  
广泛发动群众,清除林地地面杂草和落叶,刮除树干裂皮,捡拾老熟幼虫和茧蛹,然后集中烧毁;根据越冬代成虫出土集中、飞翔能力差的特点,在出蛰盛期捕捉成虫;当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绑草把,诱集幼虫并烧杀;美国白蛾幼虫期喜群居生活并吐丝结成明显的网幕,可以使用高枝剪剪除网幕,省时、省力、投资少。
     (2)药剂防治  
根据虫情预报,抓住幼虫幼龄期及时喷药防治是控制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的关键措施,使用高压高动力喷药器械,选用25%灭幼脲、杀铃脲、森得保、苦参碱等无公害药剂进行喷药防治,对密闭片林可采取烟雾机防治。
     (3)物理防治  
利用食叶害虫成虫的趋光性诱杀成虫。诱虫灯设在食叶害虫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晚7点到次日凌晨6点开灯诱捕成虫。
     (4)阻隔法防治  
对有上、下树习性的春尺蠖,利用在树干涂无毒粘虫胶环或涂毒环等阻隔方法毒杀,也可在树木胸径处用塑胶带围绕一周,阻止越冬成虫上树或幼虫下树。
       2 、蛀干害虫
     (1)清除寄主植物  
在桑天牛成虫羽化以前,运用人工或机械力量将发生区域内及外围1000米范围内的寄主桑科植物根除,对萌发的新枝条要连续清除,直至根除为止。
     (2)人工防治  
在天牛羽化期发动群众捉拿天牛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3)保护和招引鸟类天敌  
保护和招引大斑啄木鸟控制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幼虫,保护和利用桑天牛卵寄生蜂。
     (4)药剂防治  
对在韧皮部下危害尚未进入木质部的低龄幼虫,可采用内吸性化学农药喷涂枝干;对已蛀入木质部,并有排粪孔的大龄幼虫,采用磷化锌毒签、磷化铝片堵孔防治(必须将所有排粪孔封堵),或用虫孔注药防治。
(5) 对被害严重、没有防治价值的虫害木要进行砍伐更新或嫁接改造,并对砍伐木进行除害处理。
3、枝干病害
(1)根据预测预报,在枝干病害发病高峰前在树干喷施或涂抹药剂,阻止病菌侵入;秋季进行树干涂白。
(2)对严重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清除、烧毁,避免病菌传播。严重感染的林分彻底清除,以免形成新的侵染源,感染更大面积的林分。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级要充分认识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治工作做为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保质保量地完成辖区内的防治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落实到责任单位和具体人员,确保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对在防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组织领导不力,没有落实预防和除治措施,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对监测不力、检疫执法不严、隐瞒疫情贻误防治时机和防治不力造成疫情严重扩散蔓延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制度保障
1、联防协作制度。省际之间、省内相邻行政区之间、市内相邻行政区之间要建立统一防治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的防治协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及时通报信息,交流防治经验,实行跨区域的联防联治,整体推进防治工作。实行统一时间防治,建立疫情通报、信息沟通制度,适时组织联合检查。
2、疫情报告制度。新发现疫情的乡镇,要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启动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并逐级上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
3、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推行“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明确防治任务、防治方法和防治责任。对限期内没有开展除治的,林业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代为除治,由被责令限期除治者承担全部防治费用。
(三)技术保障
1、森防队伍专业化。各县(市、区)要加强森防队伍建设,重点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并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森防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充分发挥防治专业队和村级森防员的作用。
2、防治手段综合化。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实行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科学制定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建立专家咨询组指导查防工作;针对防治难题,及时组织科研攻关。
3、除治队伍多样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县、乡防治专业队伍建设,尤其是县乡两级要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县(乡)级防治专业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药械、药剂和人员,与群众防治相结合,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区域和规模防治作业。
4、虫情预报信息化。市、县、乡、村各级测报站(点)实行网络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各测报站点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并以短信、网络、电话等形式实现实时传送。
(四)社会保障
1、资金投入多元化。面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严峻防治形势,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防治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的圆满完成。市、县两级财政要优先安排、重点保证防治资金。并建立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和跟踪检查制度、专项审计制度,加强对防治资金使用的管理,确保防治效益和资金安全。此外,依据“谁经营,谁防治”的投入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的筹备资金,动员经营单位和营造林大户积极投资支持防治工作。
2、防治途径社会化。实行以奖代补和防治承包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关键在县,重点在乡、村两级,要积极推行以奖代补和防治承包制。引导、鼓励和支持个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合作社、防治专业队、防治公司等参与承包防治。
3、宣传发动广泛化。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广播、黑板报、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危害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向领导宣传,强化政府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向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各界防灾减灾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向群众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查防积极性,广泛开展群防群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引导和鼓励机关、厂矿、社会团体、社区和公众参与虫情查防和举报。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投入防治工作。
七、经费预算及来源
(一)经费预算
1食叶害虫
全年累计防治作业200万亩,其中物理防治5万亩(黑光灯诱杀、粘虫胶阻杀),15元/亩(电费、人工费等)计75万元;阻隔法防治8万亩,10元/亩(包括材料费、人工费等)计80万元;喷药防治(包括喷烟、喷雾)187万亩,20元/亩(包括药剂、防治器械、人工费等)计3740万元。共计3895万元。
2枝干虫害
累计防治作业6.65万亩次,平均每亩次成本15元(包括人工、药剂费等),计99.75万元;清除寄主植物和被害株2万株,每株2元(包括人工砍伐、燃油、熏蒸用药物和塑膜、嫁接用接穗及嫁接苗木的管护费等),计4万元;收购、捕杀成虫2万头,每头0.6元,计1.2万元。共计104.95万元。
     3枝干病害
防治作业面积达到8.65万亩,每亩次成本15元,计129.75万元;清除被害林木1万株并进行除害处理,每株3元(包括人工砍伐、燃油、熏蒸用药物和塑膜、嫁接用接穗及嫁接苗木的管护费等),计3万元;干部涂白或涂抹杀菌剂防治杨树枝干病害5万株,平均每株次2.5元,计12.5万元。共计145.25万元。
     4、防治器械购置及培训、普查费用
防治器械购置需要301.8万元;培训费60万元;专项调查费30万元;共计391.8万元。(见附表)
   (二)经费来源
本预案共需资金4537万元,省、市、县按照2:4:4的投入比例,需省支持907.4万元,市、县两级各投入184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