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衡水市农业开发扶贫办公室2011年度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404796308/2011-38877
发布机构: 衡水市扶贫办 文  号: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 2011年12月14日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有效性:
衡水市农业开发扶贫办公室2011年度工作总结

语音播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在省农发办和省扶贫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农开扶贫的各项政策、措施,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效显著。现将2011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业综合开发
1、强督导,勤调度,全面完成2010年项目工程建设任务
为切实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和工作质量,我们在全市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各县市区对标先进,扎实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项目建设。一是组织观摩拉练。为全面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年初就组织对各县市区2010年度土地治理项目进行了逐县观摩拉练。二是全面加强督促指导市县两级农发、财政部门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工作组织、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等职责,不断加大督促、指导、促激力度。在项目建设期间逐县查看,现场指导,既督促工程进度,又严格质量把关,有效地激发了各县市区农发、财政部门抓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三是多次召开会议调度。项目建设期、迎接验收准备期,市办都及时召开工作调度会,安排部署项目建设工作和迎验准备工作,对县市区农发办、财政局、乡镇、村,以及招标代理、施工和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明确要求,严格履职尽责,形成工作合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全年完成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17306.3万元,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1880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投资9595万元。共完成治理改造面积11.4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67万亩,中低产田改造7.74万亩),扩建加固水库1座,新打机井406眼,修复配套机井534眼,排灌站1座,铺设防渗管道547.44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2580座,开挖疏浚渠道103.25公里,衬砌渠道8.9公里,架设输电线路24.38公里,改良土壤11.12万亩,整修机耕路256.73公里,硬化干道112.6公里,造林1.73万亩,建苗圃200亩,购置小型仪器37台件,技术培训2.751万人次。产业化经营项目完成投资5426.3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686万元。共扶持桃城、冀州、武邑、武强、饶阳、安平、故城和景县8个县市区的20家龙头企业和1个合作社。
在做好2010年度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2011年度、2012年度项目申报工作。2011年度全市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总投资19874.42万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14065万元,财政投资12346万元,共涉及全市9个县市区,15个乡镇,建设规模12.08万亩。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总投资5809.42万元,共扶持全市九个县市区的22个龙头企业项目和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度土地治理存量资金项目计划总投资13282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1664万元,建设规模9.97万亩。产业化经营项目有15个项目(2个龙头企业、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省级评审,已上报国家进行存量资金项目备案,备案项目涉及财政资金1113万元。
2抓制度,重规范,狠抓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
在项目和资金管理中,我们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每个项目、每笔资金都要经得起检验。一是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制。对所有项目,我们都按照国家和省办要求,对投资数量和来源、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的起止时间等全部以村为单位通过公示牌、公示栏等进行公示,主动接受村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赋予农民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二是全面落实物资招投标制。对2011年全市9个县市区土地治理项目的水泵、出水口和防渗管道统一进行了集中招采;对机井建设、林路建设、渠道扩挖及部分物资采购由县级统一招标。同时,在各项目县大力推行专业队施工,提高建设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全面加强项目监理制。2011年土地治理项目监理工作在根据各项目县市区意见仍由原两家监理单位承担,并在2010年监理的基础上对两家监理单位所承担的县市区进行了调整,并对上一年度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切实提高监理质量。四是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在报帐主体上,采取以项目承建单位和物资供应商为报帐的基本单位,资金直接拨付报帐单位,项目单位见物不见钱,严格资金流向,规范报帐程序和票据凭证;在报帐的资金数量上,采取合同化管理,严格按中标合同、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的资金数量进行报帐;在报帐的手续上,依据《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管理办法》,凭有关凭证和票据,严格把关,认真审核,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公开透明。
5月份,我市组织中介机构对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进行了验收,是全省第一个完成验收工作的设区市。9月中旬,顺利通过了省办验收,饶阳县被评为“2010年度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10月,我市冀州市、故城县和饶阳县顺利完成国家综合检查任务。
3、定规划,重整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以来,市政府两次召开会议动员和布置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并将这项工作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了年度工作考核范畴,对建设进度进行督查,定期予以通报。各县市区都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各县市区积极整合扶贫、发改、财政、水务、农牧、交通、产业化、粮食、林业等其他各类涉农资金参与示范区建设。全市共规划现代农业示范区116.2万亩,全年完成资金整合22亿元,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扶贫开发
2011年,省扶贫办对全省9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设区市201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综合大评比,我市获得第一名;在全省5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综合评比中,我市饶阳、阜城、武邑、武强四个重点县分别获得第一、二、八、十二名。8月22日—25日,全国10个省的扶贫办主任和23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的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重点县党政领导干部(中部十省)轮训班在我市举办,并对衡水产业化扶贫到户项目区进行实地参观,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对衡水市产业化扶贫作出的较大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与会人员深深感到我市扶贫开发有特色、有活力。在全省扶贫系统开展的“对标”活动中,我市农开扶贫办,阜城县、饶阳县扶贫办和阜城县许家铺贫困村被列为了全省扶贫系统的对标典型。在11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我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建瑞荣获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作为河北省唯一一个获奖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颁奖。
截至目前,共争取省以上扶贫财政资金5840万元,我市第一、二批常规项目财政扶贫资金4764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914.5万元,增幅达23.75%。四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常规项目到县财政扶贫资金首次全部突破千万元大关。目前,已完成设施蔬菜18910亩,涉及107个村5650户(建温室493栋1470亩,春秋棚3439个12300亩,小拱棚5140亩);养殖项目:涉及33个村650户,新增牛棚面积3000平米,为贫困户引进300头奶牛。鸭棚13000平米,现已出栏20万只。
1、抓好产业扶贫增收项目,确保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我们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依托县域主导产业,认真谋划,科学规划,真抓实干,对产业化扶贫入户增收项目在抓落实上下功夫。一是解放思想,加大培训力度。各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群众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联合农业部门为贫困群众提供种养技术培训,聘请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员担任技术指导,为贫困户提供技术保障。武邑县扶贫办先后7次组织贫困村干部群众到阜城、饶阳以及山东寿光等设施瓜菜项目基础较好的县参观学习,同时从山东寿光聘请农业技术员为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服务。阜城县在瓜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种植模式,县扶贫办组织贫困村干部群众到饶阳考察学习设施葡萄种植,现在已发展设施葡萄200多亩。二是引导贫困村贫困群众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提高贫困群众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成立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或养殖专业合作社,强化贫困群众的合作意识,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程度,使产业化扶贫项目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既提升了产品质量,又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初步统计,在新启动的贫困村中已成立瓜菜种植合作社73家,肉鸭肉鸡养殖合作社24家。合作社的成立,在市场交易、信息供求、瓜菜的储存加工等方面,搞好配套服务,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贫困户收入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三是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各县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保障产业化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我市充分利用农业开发与扶贫开发机构于一体的优势,依托农业开发打基础,调整贫困村产业结构,帮助贫困群众发展增收项目,实现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贫困户的稳定脱贫。通过整合部门资金,最大限度的将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入户项目,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入户率,激发贫困户实施扶贫开发项目的积极性,为打造成方连片扶贫开发项目片区提供资金支持。四是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和品牌建设。为降低销售风险,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安全,我们认真抓了贫困县的农超对接工作。我市以饶阳县瓜菜果品交易市场、阜城县河北中捷林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河北绿洁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按照“市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延伸蔬菜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已与北京物美、天津华润等18家大型超市签订了供销合同,日供鲜菜100吨以上,日供京津量位居全省蔬菜产业示范县前列。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品牌建设。为了更好的打造蔬菜品牌,饶阳县联合总社组织各专业合作社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全县共注册瓜菜商标13个,其中“春阳”牌蔬菜产品多次获奖,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祥湾”牌、“万爱”牌产品被评为河北省名优农产品。为加大饶阳蔬菜品牌宣传力度,该县近期将开展“饶阳蔬菜”地名商标注册,并投资93万元在大广、京珠、京沪、石黄高速制作了“饶阳蔬菜”广告牌6块,邀请专业人员进行了包装箱设计,各合作社包装箱统一标识了“饶阳蔬菜”字样。阜城县常青藤瓜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常青藤”西瓜商标。
2、加强项目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启动“十二五”规划新村
今年四月在饶阳县组织召开了衡水市“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会议,对启动“十二五”规划贫困村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谋划好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要求各县摸清底数,瞄准贫困群体做好五年规划,培树典型,继续探索创新产业化扶贫开发模式,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调动贫困户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的积极性,增加贫困户收入。二是严格档案管理。为做好贫困村村级档案,市办通过印发贫困村村级档案(一本清)目录,要求各县按照目录中规定的内容在工作中逐步积累完善村级扶贫档案。同时,加强公开公示力度,按省办要求建好标示牌、标志牌以及公示栏、爱民榜等,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三是加强项目规范化管理。我市根据国家和省扶贫政策,及时修改完善了《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贫困村档案管理办法》、《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办法》、《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管理办法》、《斯格猪周转工程实施方案》以及《衡水市2011年度扶贫工作验收方案》等管理办法,从项目立项、实施、竣工,到验收、管护等都形成了整套的管理办法,真正做到了资金管理有制度,项目建设有标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3、严格实行“实名制”,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修订完善了《衡水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方案》,打破原有区域限制,各基地可在四重点县已确定的贫困村中自主招生,推出“实名制”制度。由村、乡、县三级扶贫部门将两项制度衔接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登记造册,由市办汇总,作为今后培训、报账工作的依据。实施“双把关一审计”制度。从资质、场地、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及社会信誉程度几个方面认真审核、筛选,确定了今年具有培训资格的16家基地。目前各培训基地招生1040人。
4、着重解决互助社注册问题,扎实启动新一批试点村
我市自2006年开展互助金工作以来,虽然为互助金试点工作探索出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但互助社在民政部门注册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2011年初,按照国开办发【2009】103号文件、冀扶办发【2011】19号文件要求开展了互助金“规范提升年”活动。着重解决互助社不能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的问题。我办就互助金试点村的互助社注册问题多次向市领导进行汇报,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副市长邹立基在全市贫困村扶贫项目建设调度会上就我市互助社注册问题进行了专门的安排部署,要求各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会后,我们迅速行动,敦促各有关县(市、区)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同民政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得到了市民政局的配合与支持。到目前,我市11个县(市、区)149个互助金试点村互助社中有122个在当地民政部门顺利完成注册工作,参照县部分村由于互助资金总量太小,达不到在民政部门的注册底限等原因未能完成注册。
今年新启动的贫困村,按照国开办法[2009]103号文件、冀扶办发[2011]21号文件要求,遵照“扶贫互助、简便易行,有借有还、诚实守信,周转使用、保值运行,滚动发展、增加收入,民主管理、公平使用”的原则,在做好宣传发动、实地调研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竞争答辩的方式选定了8个贫困村开展互助金试点工作。目前,各村均已成立了互助社,并选举产生了管理人员,各类制度、章程在县扶贫办的统一指导下也已全部上墙,目前,我市新一轮互助金试点工作已高标准启动。
三、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农发系统形成浓厚的竞争氛围,力争农业综合开发的各项工作都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县与县比,科与科比,比贡献,比本领,比成绩,比进步。进一步健全了激励奖惩机制,完善了资金分配办法,突出扶持重点,加大奖优罚劣力度。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对每个科室、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量化任务分配,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部进行了细化分解,量化目标,责任到人。并按时间要求,定期调度,阶段要账,年终兑现奖惩,在机关形成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三是切实转变各级干部作风。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落实、同督导,同检查,形成了“一岗双责”的工作局面。一年来,全系统党员干部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要求,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规范个人行为,在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工作中,坚持原则、阳光操作,全年未发生一起违法违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