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衡水市气象局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安排 索 引 号: 40479688-5/2015-40067
发布机构: 文  号: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 2015年01月27日
主题分类: 有效性:
衡水市气象局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安排

语音播报

衡水市气象局2014年工作总结
及2015年工作安排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衡水市气象局深化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履职落地两个专项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推动气象为现代化农业服务,全力做好环境气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后荣获了“省级文明单位”、“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现将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深化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1、深化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
与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对各县市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行督查,并下发文件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在总结2013年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有关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绩效管理指标,协助市政府下发了《2014年衡水市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方案》。
2、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年内,桃城区、滨湖新区、工业新区相继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至此,全市及下辖10个县、3个区实现了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全覆盖,各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在原有各县域内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完善市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在桃城区、滨湖新区、工业新区建成气象信息服务站9个,覆盖1乡1镇3工业园区2办事处1社区。补充调整气象信息员队伍,开展气象信息员全员培训工作,提高气象信息员能力和服务水平。
年内,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召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会议两次,下发各类文件、通知10余次,启动全市范围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5次,组织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演练1次。同时,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中心在市气象局挂牌成立,进一步完善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3、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现气象信息传递无缝隙、全覆盖
为解决气象服务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多措并举,重新完善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视台插播机制,继开通气象局门户网站后,又开通了衡水气象微博、微信公众号,分别与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签订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快速发布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约定,遇有灾害性天气,三大运营商将为全市手机在网用户免费发送预警信息,使预警、服务信息“人人收得到”成为了现实,“最后一公里”得以突破。
年内,面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信息97期,灾害性天气预警90期,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性天气为全市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
4、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借助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工作周等纪念日,开展气象科普“五进”活动,敞开大门迎进来,带上专家走出去,扎实做好气象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知识,增强防灾意识,提升遇灾自救能力。
二、围绕中心工作,强化公共气象服务
1、做好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
结合现代化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认真谋划,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和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制定考核办法,将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列入2014年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重项工作。
与市农牧局签署《关于共同做好为农服务工作的合作协议》,联合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服务直通车”开到田间地头,开到温室大棚,专家联盟手把手教技术,关键农时点对点送服务。
针对今年4月25-26日的春季第一场透雨、麦收期、5月10日的明显降水、5月下旬持续高温天气及11月底的今冬首次寒潮活动等,开展了及时准确的预报服务工作。2014年市气象局预报准确率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三。年内,共发布农业气象旬月报46期、麦收天气专报15期、农业气象专题28期、中期天气预报33期、短期气候预测11期、年及季气候评价4期、前期降水分析7期。积极开展深州蜜桃气候品质认证工作,现阶段正在搜集相关资料。
2、推进防治大气污染气象服务
积极推进防治大气污染气象服务,开展空气污染扩散条件预报和环境周报,与环保局质量监测站联合会商,发布环境气象专报42期,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采购能见度仪、探空仪、黑碳仪、臭氧仪等相关设备,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开发引进“衡水市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为大气污染预报预警服务提供平台支撑。
3、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助力
市气象局围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认真谋划2014—2017年人工增雨(雪)工程项目,共需投资1499万元。现已通过专家论证并开始实施。目前, 2014年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投入239万元用于我市人工增雨(雪)项目部分设备购置,已实施到位。
年内新建地面人影标准化作业点2个,现全市共建成标准化作业点9个。全年共开展增雨作业126点次,大规模联合增雨作业3次 ,共计发射火箭弹377枚、三七炮弹120发。申请省人影飞机增雨作业5个架次,每个架次2个小时左右。4月25日、5月10日大规模联合增雨作业都取得显著成效。经评估,全年共累计增加有效降水5100万立方米,节约资金约2亿元。衡水市委常委、副市长任民对气象局呈送的人工增雨情况报告作出批示:“人工增雨效果良好,值得肯定。”
4、做好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
围绕2014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早部署,早行动,调整领导小组,完善保障方案,发布服务专报25期,获组委会好评。
认真做好APEC会议期间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制作专题环境气象专报11期。同时,精心做好节假日、中高考、安平丝网博览会、大营皮草交易会、武强麦田音乐节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工作,高考专项气象服务获市教育局招生办公室好评,并获赠感谢信一封。
发布春运气象服务专报16期,雨(雪)情信息46期,重要气象专报3期。
三、坚持气象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1、坚持依法行政。
市政府下发《关于贯彻落实<河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的通知》,规范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流程。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举办气象法制培训班、组织纪念《气象法》颁布十五周年有奖知识竞赛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
对全市拟保留行政许可和行政监管事项进行再梳理,合并、下放、精减三项,压缩办理时限10工作日,缩减审批环节1个,对一项承诺件许可事项改变为即办件,并指导各县市气象局理顺各项审批流程,做到了市县审批事项上下一致。
2、强化社会管理。
在防雷执法检查中结合“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化对中小学校、油气输送管线、烟花爆竹销售企业、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共开展执法检查81次。联合市住建局针对在建保障房开展了防雷安全专项检查,对不符合防雷要求的房地产企业进行了通报。
尝试建立气球执法联动机制。采取“1+5”的模式,即由衡水市气象局牵头,市军分区、市公安局、城管局、工商局、安监局5个单位协助的气球市场联动监察机制,增强执法效果,确保空域安全。
3、做好安全监管
作为市安委会成员单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多次到联系点——安平县,开展工作督导,对县域内重点企业安全隐患逐一排查,严格整改,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在本部门严格安全生产管理,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管理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层层签订安生生产责任书。两次开展全市气象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杜绝隐患。
四、落实市厅合作,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1、落实市厅合作协议。市厅合作协议签署后,明确专人认真抓好“市厅”合作协议重点项目的跟进,完成了衡水湖生态站用地手续的办理及第一期专业设备的招投标和购置,明年有望纳入业务运行。
2、编制现代化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一把手负总责的现代化领导小组,组织精干力量编制我市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并于近日正式获批通过。实施方案的编制进一步明晰了远景目标和工作任务,构建了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布局。
3、提升科研能力。重新修订科研管理办法及科技奖励办法,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科学研究。年内,在一级核心期刊刊发论文1篇;验收科研课题 3项,自立科研课题 10 项;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了光化学污染观测试验。与衡水农科院合作项目1项。
4、开展业务竞赛。与市总工会、共青团衡水市委联合举办了首届衡水市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9名同志获评全国、全省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优秀个人。故城站荣获地面气象观测优秀集体。
五、践行群众路线,抓党建提作风促文明
1、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做好规定动作,积极谋划自选动作,把活动开展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一把手亲自走访应急、农业等相关部门面对面征求意见。活动过程中收集群众意见整理出的具体问题已整改到位17个,对公务接待、车辆管理、食堂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完善,让广大职工切实体会到了活动的效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验收中达到优秀等次。
2、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把廉政文化纳入气象文化建设总体布局,通过签字背书、廉政宣传教育月、廉政文化书画展、廉政风险防控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意识。被中共衡水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五型”机关建设先进单位。
3、切实做好文明单位创建。多措并举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蝉联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同时荣获省文明办和省气象局联合颁发的“文明台站标兵”荣誉称号,妇委会第七次荣获年度“衡水市市直优秀妇委会”称号,市气象站被评为衡水市“巾帼文明岗”;一名同志被授予衡水市“巾帼建功”明星荣誉称号。
七、2015年重点工作
1、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保障河北绿色崛起的意见》,加快推进衡水湖湿地生态监测站项目,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
2、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人工增雨(雪)工程项目,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研究,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继续抓好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4、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主题,大力提升气象依法行政能力,积极推进气象社会管理职能落地。
5、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改进作风,抓好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