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衡水市教育局2016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01069050/2017-2163936
发布机构: 衡水市教育局 文  号: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 2017年03月09日
主题分类: 教育 有效性:
衡水市教育局2016年工作总结

语音播报

  2016年,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和年度工作要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各类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各项工作又有新亮点。

  一、基本概况

  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901所,在校生769103人,教职工54617人。其中,小学835所,在校生347169人,教职工19634人;初中134所,在校生161183人,教职工11465人;普通高中40所,在校生112463人,教职工11531人;中等职业学校33所,在校生33561人,教职工3214人;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15600人,教职工1269人;特教学校9所,在校生438人,教职工201人;幼儿园848所,在园幼儿98689人,教职工7303人。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着眼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精神,推动各地重点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组织升学、规范办理手续、实行阳光招生等。通过多种措施,严格规范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重点治理了学校提前招生、选拔招生、跨范围招生等问题。二是为体现教育公平,我们继续推行了公办初中择校生不占省级示范性高中指标生分配基数和不具有指标生录取资格政策。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要求,指导各地在“两为主、两纳入” (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同时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做好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工作。枣强县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评估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评估认定。

  2.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科学发展。一是推进普通高中规范办学。制发了《衡水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6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通知》(衡教基〔2016〕18号),加强招生计划管理。二是贯彻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的有关精神,借力发力,加大力度,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治理违规招生宣传、提前招生、跨范围招生、超计划招生等现象。三是进一步加强高中学籍管理,特别是对民办学校跨范围和超计划招生的,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

  3.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一是在全市开展了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通过送教下乡、观摩研讨、跟班实践等多种形式,为示范性幼儿园与相对薄弱幼儿园搭建交流平台,引导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相对薄弱的幼儿园辐射与拓展,推动全市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二是开展了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以及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开展汉语拼音教学和小学缩短汉语拼音教学时间行为的工作等等。三是为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公正,确保入园机会均等,市教育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落实“两学一做”,督促指导两所市直幼儿园先行先试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自今年起,实行了网上报名、随机摇号的办法录取新生。

  (二)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发展。

  1.加快实施重点学校质量提升工程。我市有6所职业学校入选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其中名牌项目校5所,特色项目校1所,创建时间每三年为一个周期。印发了《衡水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通知》,6所项目校分别制定了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编制了2016-2018年度项目建设规划和分年度计划。目前,2016年度规划建设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等目标任务已经完成。2016年省质量提升工程下达我市6所学校专项资金1295万元,资金使用率100%,建设项目开工率100%,在建项目平均完成率100%。各项目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提升,内涵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日益强劲。

  2.实施中职学校后进追赶计划。认真落实省教育厅2016年度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起草了《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后进追赶行动计划方案》,深入开展了“1+1+1”结对帮扶(即一所国家级改革示范校或名牌校与一所薄弱校的一个专业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实施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的传帮带、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对接,精准帮扶,积极促进了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组织举办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是增加比赛种类,在不断完善提高原有比赛专业与工种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等比赛内容,推动了大赛项目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育敬业、诚信、进取和合作的职业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做好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选拔和推荐工作,组织各职业院校积极报名参加省赛,争先创优。

  4.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一是以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为目标,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市、县社区教育网络,i-实验室、衡水市桃城区杨树社区获得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和实验项目,为提升社区教育质量搭建了平台。二是指导各职业学校重视和加强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工作,实施了面向企业及社会职工的继续教育,面向农村、农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等系列工程。

  5.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努力服务地方经济。一是创新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向多元发展。在原有冠名招生、订单培养、岗位培训、基地共建等校企合作方式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引厂进校、入企办学、校企联办、现代学徒制等模式,与企业联合搭建发展平台。衡水职教中心将言喻动漫“引企入校”,开创了“学生进校即进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创办了两个校办企业。二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校企合作紧密对接。引导各职业院校紧密结合我市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培育打造新兴产业,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急需专业建设。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结合市区高层建筑逐年增多实际,新设了电梯专业;为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衡水学院重点打造生物学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与衡水老白干集团合作开展研发,改善了老白干酒的品质,研制的黄啤、黑啤得到了德国同行的高度认可;衡水职技学院增设服装设计专业,实现了与北京威克多服装公司的紧密对接。截至目前,衡水学院、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和20所中职学校共与市内外436家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2016年,全市各中职学校招生达到12721人。

  6.深入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制订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市政府。年内,与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及部分院校联系并建立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国家和北京市、天津市在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方面的信息以及有关政策、工作思路、推进进展,同时就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等工作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在衡水湖国际商务洽谈会期间,我局又与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陈芳等领导进行接洽,就京衡教育协同发展进一步对接。目前,我市已有衡水学院、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冀州职教中心、武邑职教中心、武强职教中心等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昌平职业技术学校、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院校进行沟通联系、互动交流,通过聘请客座教授、邀请来衡讲学、共同开办专业、合作培养人才等方式进行深度合作,产生了良好的合作效益和协同成果。

  (三)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升。衡水学院围绕应用转型和综合改革两大目标,创新“3+1+N”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接用人单位和岗位实际要求,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新增食品质量与安全、绘画、物流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积蓄了转型发展的后劲,推进了评建整改工作进程;围绕衡水湖湿地保护、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环境污染防治等市级重点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承担市级以上研究课题300余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衡水衡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基础上,承接了衡水市政府项目“衡水湖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园”的建设运营,创意园一期面积6000平方米,通过拓展资源,“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标准化建设,为大学生创业和社会小微创新企业成长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2016年9月12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衡智众创空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名单,成为我市创新创业工作的排头兵。

  (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1.加强师德教育,切实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是配合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第五届中小学教师师德论坛征文活动,发动教师撰写论文,层层择优推荐,向省推荐了32篇优秀师德论文,提高了教师自我教育能力和师德理论水平。二是开展师德检查专项行动。建立了学校自查、教育部门常规检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印发了《治理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方案》,重点对部分县市区进行了暗访活动,截至目前,深州、武强查处了两起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办班行为,对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三是加强师德管理。各县市区和学校制定了师德教育实施方案,县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层层签定了拒绝有偿补课责任状或承诺书,强化了教师的自律意识、法治意识和纪律意识,切实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注重质量,全力做好教师培训工作。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切实组织好“国培计划”和“省培项目”的送培工作,指导开展好全员远程培训,合理分配培训名额,严格审核遴选学员条件,按时汇总上报信息,督促学员按时参加培训,确保参训率和培训效果。全市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教师35863人次,占教师总数的81%。

  3.严格把关,切实做好教师队伍准入和管理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完成了1354名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二是组织完成了特岗教师招聘录用工作,录用特岗教师180人。三是认真实施教师资格注册登记工作。继2014年首次注册后,今年对新入职教师资格进行了注册登记,网上申报598人,注册合格556人。四是严格标准,认真做好特级教师评选推荐工作。按照省教育厅的安排,今年开展了省特级教师推荐工作,向省推荐17人,其中14人被认定为省特级教师。

  (五)教育公平和保障得到新提升。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政策措施,完善和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认真落实好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研究开展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免学费、住宿费、免教科书费等工作,做好高校学生服义务兵役学费资助工作,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截止目前,共落实各类资助资金8765.245万元,资助学生84117人次。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公用经费4162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5305万元;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9371万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市“全面改薄”工作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1.71亿元,项目覆盖693所中小学(含教学点)。全市校舍建设累计开工面积54.98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开工51.81万平方米,累计竣工校舍面积43.91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45.98万平方米,共采购生活设施、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课桌凳等134.90万台(件、套)、数学教育资源7258GB、图书202.09万册,较好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市区中小学建设进展较为顺利。在2014新建并投入使用前进街小学、东方太阳城小学、第十中学,2015年改扩建完成第九中学、和平路小学、中华街小学的基础上,2016年,市区又完成了新建庆丰街小学、改建永兴路小学、扩建新苑小学和胜利小学四所学校建设任务。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基础教育方面:一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补充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结构失衡,音、体、美、书法、信息技术等学科开设困难或无法保证质量。建议督促县级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有编不补、年龄老化等突出问题,为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二是高中学校主要靠自身发展的模式与教育科学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学校盲目扩大规模、不规范办学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从根本上禁止。建议按照国家强化普通高中教育公益性和取消择校生的要求,及时将普通高中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适时有序地推进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三是成规模的幼儿园建设后,师资、经费成为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运行保障机制亟待建立。建议我市尽快制定出台合理的幼儿园收费标准,保证教师聘任、幼儿园运转所需经费。

  (二)职业教育方面:职业教育发展仍是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短板。一是全社会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不够,县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不低于30%、兼职教师编制等政策没有落实,职普比差距较大。县际、校际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饶阳、阜城职教中心建设远远落后其他县市区。二是部分职业学校改革创新动力不足,争先意识不强。在校企合作上缺乏深度,人才培养与企业和市场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建议:一是把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将15%的编制员额用于聘请兼职教师等职业教育政策。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科学确定职普招生规模,加强调控和引导,积极落实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政策。二是全市各职业院校要通过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引厂进校、入企办学、校企联办等校企合作新模式,与企业联合搭建共建共赢的发展平台。要强力实施“名师锻造”工程,以“内培、外引、广聘”为主渠道,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谋求职业教育的新突破、大发展,切实增强职教发展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衡水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