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对代表建议“关于扶贫脱贫工作的几点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404796308/2019-2479556
发布机构: 衡水市农开办 文  号:
主 题 词: 发布日期: 2019年09月19日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有效性:
对代表建议“关于扶贫脱贫工作的几点建议”的答复

语音播报

代表建议“关于扶贫脱贫工作的几点建议”的答复

针对“关于扶贫脱贫工作的几点建议”,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切实为基层减压减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市扶贫办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规定。一是减少督导检查次数。市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督导检查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今后对涉及扶贫领域的督导检查活动实行备案制。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督导检查活动前,要将检查方案报市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将督导检查活动统筹安排,减少不必要的督导检查。结合衡水实际,今后对县乡村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频次减少50%以上。二是减少会议文件数量。在市级层面,减少各类不必要的会议文件,减少不必要的填表报数。层层大幅精简文件,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减少30%-50%;加强统筹协调,严格控制会议规格,2019年会议数量较2018年减少30%-50%。同时,提倡开短会、发短文,提高会议文件质量和效果,坚决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扬“短实新”文风,尽量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多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减少会议次数,提高会议质量。市扶贫办已安装了全市扶贫系统远程会议终端,大大减少了会议次数,提高了会议效率。

二、强化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制定了《衡水市聚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专题培训安排方案》,深入推进扶贫干部培训工作。一是市县乡村四级书记讲扶贫。市委书记王景武同志亲自对专题培训班动员部署,并为首期学员上第一堂课,带头讲扶贫政策和工作方法。县乡村三级书记也都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培训授课工作。二是专家教授讲扶贫。市县两级多次邀请国家、省内外领导、专家教授和优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来衡水授课。三是现场观摩学扶贫。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实战方式,组织扶贫干部现场考察了阜城县“八统一分”种植模式、饶阳县“蔬菜长廊”产业扶贫等成效明显的现场教学点,全景“触摸”典型经验有效提升了全市扶贫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四是开展对口指导。从贫困县抽调业务骨干对非贫困县开展对口业务指导,提升非贫困县干部业务水平。五是通过举办“擂台赛”,不断锤炼扶贫干部脱贫攻坚能力。

三是加强对基层扶贫干部关爱。一方面实行精准问责。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强化精准问责、慎重问责,扭住主体责任,履行监督专责,防止问责不力或者问责泛化、简单化。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脱贫攻坚探索中的失误错误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和激发脱贫攻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出台基层扶贫干部容错关爱激励政策。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出于公心、不谋自立、经过规定程序的工作失误错误大胆容错,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负责。对在脱贫攻坚中圆满完成任务、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落实有关补贴待遇。落实驻村工作队员补助待遇,改善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

四是加大对产业扶贫的支持力度。2019年,我市把产业就业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3月份对县扶贫办分管人员、乡镇扶贫干部、村支部书记等5400多名基层扶贫干部分进行了产业项目专题培训,同时加强工作督导,产业扶贫推进取得阶段成效。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我市2019年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59335.62万元,专项资金投入较2018年增长22.03%。在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上,进一步将资金使用向产业扶贫项目聚焦,各县市区结合本地资源禀赋,确定了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

五是统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平衡发展。2019年,在全市开展了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程,一是进一步压实责任。持续落实市级领导包联,根据市领导变动情况对包联7个非贫困县市区的市委常委领导及时进行了调整。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市级财政加大对非贫困县支持力度,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00万元的83%(3461万元)用于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4个非贫困县。4个非贫困县投入县本级财政资金7510.62万元,较2018年增长10%;非贫困县到位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16227.62万元,较2018年增长38.52%。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各非贫困县均建立了金融服务平台和风险补偿金,今年上半年各非贫困县共发放小额信贷48万元。三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各县市区加大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截至6月底,全市13个县市区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4万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7431余处。4882个村实现了“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4912个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完成通村道路建设734个村,村庄绿化面积2.9万亩,更换维修新装路灯9030盏,957个村完成美化整治。